|
【摄】辽宁抚顺 浑厚的交响乐章 - 即将逝去的抚顺西露天煤矿掠影从俗称"大坑"的东北角向坑底望去,左缠右绕的公路搅起优美的旋律;火车、卡车、起重吊车等犹如五线谱上的音符突显着抑扬顿挫的节奏。西露天煤矿用厚重的历史以及今天的画面,奉献给我们一首浑厚的交响乐章。沉寂多年的西露天煤矿如今为什么突然路边彩旗林立,车水马龙呢?我们从这台车上的字迹"剥离大干参赛车"看出,这里正在掀起一场工业振兴大潮,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缩影。这里几亿年前是原始森林和沼泽,在喜马拉雅造山的地壳运动影响下,这里是断裂带,一侧上升一侧下降,原始森林被掩埋于沼泽之下。这里的一块煤达到了数顿重,现存于西露天矿的博物馆里。这里不仅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大量能源,还奉献出玛瑙,煤晶。116年来,她有太多沧桑悲切,也有无数欣喜欢乐。她养育了数十万人,也看到了数万人因为自己奶水耗尽而离她而去。这里正在西南坑底挖掘残煤以及大面积回填。东西6.6公里,南北2公里的大坑回填之后,一篇新的乐章已经拉开序曲。是摄影人让抚顺西露天煤矿震惊世界。国际摄影赛,国展,全国工业摄影赛,平遥摄影赛等重量级的大赛中,在这里拍摄的作品频频获得大奖。人们惊呼,这里的线条感,层次感,厚重感太惊人啦!下面的作品与大家共享。这是我本月11日下午的收获。漂亮的黑灰白构成,车辆成了趣味点。交错的卡车卷起灰亮的粉尘,弧线沟辙强化了美感。影调几度变化,亮点交错辉映。不是峡谷,胜似峡谷,沟壑之美更显厚重。黑灰白从右下角向左上角实现渐变,彰显出是壮观。不同的作业相互呼应,上面的车辆如同从天而降。在这纵横交错道路上没有开快车的,似乎是追逐,也许是蹒跚。从另外一个角度俯瞰,视野更开阔一些。这辆火车写着"东露天煤矿",问过工人才知道,西露天的火车都处理了,这是上边统筹安排的,往坑下面送回填碎石。线条的交错。音符的跳跃。视觉的吸引。逆光的美感。风速的助力。繁忙的瞬间。音符的下滑。这当然是有节奏,韵律还有炫动。落日余晖染红了大坑,每天工人都是夜以继日。据说夜景很好,下次还有机会啊。我连续来这里2次,一次阴天,一次晴天,每次收获都有很大不同。这些作品只是下午拍摄的一部分,心满意足,迎着晚霞,收工回沈阳啦!图文: 于静涛~辽宁大学 中摄联-教学部 编辑: CPUA总-地接部 |